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2021年冶金环保行业发展评述和2022年发展展望(2)

来源:冶金与材料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钢铁产业主要位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基本面未发生根本改变,约80%产能分布于河北、江苏、山东、山西、河南、辽宁6省,长流程和短流程企业

中国钢铁产业主要位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基本面未发生根本改变,约80%产能分布于河北、江苏、山东、山西、河南、辽宁6省,长流程和短流程企业粗钢产能占比分别为87%和13%,虽然短流程比例同比有所增加,但以长流程企业为主的行业基本情况短期内不会改变。2020年,重点统计企业SO2、烟粉尘排放总量分别比2019年同比减少15.03%和11.98%;废水、COD、氨氮排放总量较2019年同比减少3.33%、9.14%和26.99%。随着行业超低排放治理技术与水深度处理技术的推行,主要大气与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进一步压减。

随着国家层面“双碳”政策的快速推行落地,作为“两高”重点行业的钢铁工业成为国家与地方推行碳排放约束管理的重中之重,几大钢铁集团纷纷出台“双碳”目标,履行社会责任。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宣告了碳减排目标: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旗下八一钢铁—富氢碳循环高炉试验项目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工程建设。18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全球15个国家以及世界钢铁协会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发布钢铁行业低碳技术路线;河钢集团宣告2022年实现碳达峰,2025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10%以上,2030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30%以上,2050年实现碳中和;包钢集团宣告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力争2050年实现碳中和。

3、关键技术

(1)有组织治理关键技术

1)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

针对高炉煤气精脱硫源头减排技术,2021年又有几家钢铁企业先后建成投运了“水解催化+脱酸”、微晶材料与催化工艺项目。根据相关企业与环保工程技术单位对外报道,精脱硫项目投运后可实现热风炉排口二氧化硫浓度满足50mg/m3以内的超低限值要求。但根据行业企业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催化剂中毒、使用寿命大幅衰减与二次污染防治问题仍待时间检验,稳定达标运行能力也需密切关注。

2)高炉炉顶均压煤气放散全回收技术

目前针对重点钢铁产能区域空气质量一氧化碳因子居高不下的现状,重点区域内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对于高炉炉顶均压煤气放散要求实施全回收改造,利用引射器技术实现对放散煤气的全部收集净化储存。解决了此节点应用非全回收技术造成的部分一氧化碳与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问题。

3)炉窑末端脱硫治理技术

针对当前高炉煤气源头减排措施尚未在行业全面推广的现状,为了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政策文件与地标中对于高炉热风炉、轧钢加热炉排口二氧化硫50mg/m3的限值要求,唐山、邯郸市等重点区域企业采用小苏打喷射与固定床干法脱硫等技术实现对燃用高炉煤气排放二氧化硫的末端处理,下一步应关注此类工艺的运行稳定性、脱硫剂使用寿命与固废合规处置问题。

(2)无组织管控治一体化关键技术

钢铁企业在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不断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建立智能环保监测管控平台,将主要排放口在线监测数据、环保设施运行数据与生产数据联动管控,在主控系统中可随时调取生产设施与环保设施、在线监测实时数据。以大数据、视频流监控、机器视觉、源解析、扩散模拟、污染源清单、智能反馈等技术为依托,开展全厂无组织尘源点的清单化管理,通过智能化管理手段全面提升企业环保绩效管理水平。

二、2022年发展展望

1、政策方面

随着全国范围内差异化水电价与绩效分级管控差异化限产措施的严格执行,除重点区域超低排放改造继续增效提速外,其他区域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也将陆续开启,全流程改造完成企业数量在2021年基础上继续实现稳步增长。各地市钢铁企业绩效分级结果将对企业产能发挥产生重要影响,在线数据归真与分布式管控系统联网促使钢铁企业依法依规落实停限产,强化企业落实“四真”超低改造要求,切实高质量完成超低排放的思想意识。同时,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理念也将贯穿环保改造始终,除精益化开展现有组织末端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外,还将进一步创新发展源头减排工艺,在超低排放改造的同时落实“双碳”管理要求。

2022年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依托《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细则,在钢铁企业执法检查中加入依法依规落实排污许可制度、持证排污的专项核查要求。同时,对在线设施运维管理不规范导致的排放数据失真、污染防治设施配套与达标排放水平不符、不落实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要求等情形进行解剖式执法,以高压政策与执法检查倒逼钢铁企业转型升级,走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冶金与材料》 网址: http://www.yjyclzz.cn/zonghexinwen/2022/0126/1193.html



上一篇:首个低碳冶金技术创新联合体组建
下一篇:【新春走基层】奋战施工一线冶金工程者的铁骨

冶金与材料投稿 | 冶金与材料编辑部| 冶金与材料版面费 | 冶金与材料论文发表 | 冶金与材料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冶金与材料》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