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冶金与材料》征稿要求[05/29]
- · 《冶金与材料》投稿方式[05/29]
- · 《冶金与材料》收稿方向[05/29]
- · 《冶金与材料》栏目设置[05/29]
- · 《冶金与材料》刊物宗旨[05/29]
冶金与材料职称论文发表(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西部地区材料与冶金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几十年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在新材料研究与开发、先进材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西部地区材料与冶金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几十年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在新材料研究与开发、先进材料加工成形技术及先进冶金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交大博导骂学生垃圾白痴的事?
其实作为老师压力是很大的,上交大导师辱骂学生的行为总体上是不对的,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言语不当,有失师德。
作为教师应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应为人师表。
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能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成绩。
有些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缺乏耐心,用不当的语言,辱骂,讽刺学生,行为是对学生的不尊重,说话不注意自己的身份,不能保持自己的心境,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向学生发泄自身怨气,这说明职业道德有问题,自身修养不够完善,损害了自己的教师形象。
据媒体报道: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已在其官方发布该院教师违反师德师风问题的处理意见通报。
通报处理如下:
1.其本人立即向当事学生及所在课题组学生当面道歉,并做出深刻反省检查;
2.在全院教职工范围内,对其予以通报批评;
3.立即停止其教学工作;
以下是通报全文:
我女儿考上了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历史沿革起源于原重庆大学冶金系,机械工程二系和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材料工程系。冶金系起始于1935年创建的矿冶系,后更名为冶金系、冶金及材料工程系、1998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二系始建于1960年,1998年更名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成为新成立的机械工程学院的一个系;建材系始建于1979年,1998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0年,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和重庆建筑专科高等学校三校合并成立新的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原重庆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并成立了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 与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起组成为现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已成为学科齐全、设备先进、师资雄厚的学院,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目前,学院下设6个系,即冶金系、材料成型系、建筑材料工程系、装饰材料与工程系、材料科学系和材料加工系。
经过七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名列学校前茅。 学院设有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下设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3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包括材料科学、建筑材料、材料加工和建筑装饰材料4个专业方向。拥有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和钢铁冶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校本科生2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70多年来,累计培养博士、硕士和本科等专业人才近5万人。 现有在职教职工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50人,博士生导师30人,教授38人,副教授57人。学院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材料领域专家组成员,“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优秀人才。 学院拥有总面积20000多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及办公用房,实验研究设备2000余台套,价值6000余万元。建有国内一流的的电镜中心。建有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冶金-材料工艺实验大楼”。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以及教育部、建设部、重庆市及兄弟省市的省部级科技项目1000余项,承担了企业委托科技项目2000余项,同时,还承担了一大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防科技项目。通过数十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包括冶金、材料科学、材料加工、材料成型、建筑材料、复合材料、环保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完整科研体系,建成了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研基地,与600多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钢铁冶金、镁合金、材料加工及成型、核工业新材料、新型建材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部分研究领域的科技实力已进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0项,部省级科技奖60余项。近五年(2012.6.1-2017.5.31),实到科研经费 超过2.7亿元;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100多篇,其中SCI论文1300多篇;重庆大学材料科学领域ESI于2010年进入全球前1%,逐年向好发展,2017年年中已达到0.21%。文章来源:《冶金与材料》 网址: http://www.yjyclzz.cn/zonghexinwen/2022/1207/1237.html
上一篇:材料成形专家李德群院士逝世
下一篇:冶金与材料论文范文网(金属冶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