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他被害的消息,令周总理

来源:冶金与材料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即刻启程和小编一起了解历史吧! 由于他的存在,中国的航天材料跃进了世界第一阵营; 他打下的基础,让神舟飞船和嫦娥四号顺利上

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即刻启程和小编一起了解历史吧!

由于他的存在,中国的航天材料跃进了世界第一阵营;

他打下的基础,让神舟飞船和嫦娥四号顺利上天。

姚桐斌,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中国火箭材料及工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著名冶金、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

在他豪情壮志地为国奉献时,却遭歹徒毒打致死,年仅45岁。科研人员都说,如果他能活下去,中国的航天事业进步的速度会更快。

绝大多数中国人可能不了解姚桐斌,甚至没有听过他。

在流量小鲜肉横行的年代,国人可以精确地知道他们恋爱出轨等各种苗头,但那些撑起新中国的脊梁们,声音越来越淡。

英雄可以战死,却不该被遗忘。

01

彭洁清有一个保持多年的习惯。

每年,她都会带上45朵花前往无锡黄土塘镇的“姚桐斌纪念馆”缅怀丈夫。

在她的眼中,姚桐斌依旧是那个人群中“又高又帅”的男子汉,永远停留在他最好的年华——45岁。

1922年,姚桐斌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黄土塘镇一个小户家庭。他排行老二,前面有个哥哥。一家人守着粮食小铺,支撑姚桐斌小学毕业。

生活拮据,父亲让姚桐斌辍学,到铺里帮工。小学校长听说后,数次来到家里劝说姚桐斌继续上学,“像这样的好学生, 不上中学实在太可惜了。”

父亲才勉强同意,姚桐斌很快便考上了无锡县中学。

家里已经没有余钱给他交学费了,姚桐斌自力更生,摆地摊卖针头线脑、打零工和做家教,一点点的凑钱,中间一度辍学,断断续续地熬过了初中三年。

父亲以为这下终于多一个帮手了,姚桐斌还想继续读,父子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无锡县没有高中,在哥哥帮助下,他只身前往上海,考取了私立高中。父亲勃然大怒,断了他的经济来源,让长子写信告诉他“要是回家,就打断你的腿。”

独闯上海滩的姚桐斌挨了闷棍,但他并未消沉。住宿费交不上,就睡书桌;课本买不起,就借同学的来誊抄,只要能学习,就心满意足了。

02

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完的坎。

时钟来到了1937年7月,日寇全面侵华,偌大的上海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求学心切的姚桐斌只好再寻出路。

当一个人内心坚定,老天都会让路。

青春热血的姚桐斌和四个同学一起,竟然幸运地绕过日军封锁线,跨越重重困难,于1939年抵达江西吉安,考上了国立十三中高中部。

这一次的学费有着落了,学校发放了助学贷款。


一向成绩优异的姚桐斌没有让自己失望,高中毕业会考荣膺江西省状元,他一口气报考了五所大学,均被录取,因为喜欢矿冶专业,最终他被保送到当时已迁到贵州平越的唐山交通大学。

唐山交通大学是全国工矿重点大学,课堂上使用英语教学。出色的天赋和勤奋的努力,让姚桐斌很快脱颖而出,有时老师还会征求他的意见。好在大学勤工俭学的机会多,他再次摆脱了学费的纠缠。

优秀成为了姚桐斌的习惯,1945年,他再次以全班总分第一的成绩从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取得工学士学位。

第二年,他参加了公费留学考试,即使竞争激烈,他仍以优异成绩获得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的录取通知书。

这个学业有成的大学生,想起自己离家已八载,当初断了自己经济来源,声称要打断腿的父亲和家人过得如何?父亲是否还生自己的气?

他小心翼翼地回到阔别的家乡,见到了满脸笑意的父亲。

在新建的二层小楼上,没有上过学的父亲请人写下“耕读家风”的匾额,诉说着黄土塘第一个留洋学生的荣光。

03

1947年,姚桐斌来到伯明翰大学,师从冶金领域著名教授弗·康德西,开启了他异国求学之路。因为国民政府在1949年倒台,所以只得到2年的学费,但他必须花够4年。

每天就着茶水咽下粗糙的面包后,就投入到刻苦学习中。四年后,他以一篇《对液态金属及合金的粘性与流动性的研究》的论文通过了答辩,获工业冶金学博士学位。

导师弗·康德西教授兴奋异常,大呼姚桐斌是自己教过最好的学生之一。

何出此言呢?

因为姚桐斌关注的领域,非常重要,但在当时的世界上没几人研究,更不消说有什么重大成果了。

29岁的姚桐斌再接再厉,到伦敦帝国科技学院深造并谋得一份实习指导员的工作。这所学校声名赫赫,在英国仅次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姚桐斌的科研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一年后获得文凭。

文章来源:《冶金与材料》 网址: http://www.yjyclzz.cn/zonghexinwen/2020/1016/604.html



上一篇:梧州经济发展“一号工程”!市冶金新材料基地
下一篇:日本发动机跌下神坛:轻度使用就会产生裂痕 想

冶金与材料投稿 | 冶金与材料编辑部| 冶金与材料版面费 | 冶金与材料论文发表 | 冶金与材料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冶金与材料》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