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冶金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

来源:冶金与材料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等重大战略,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支撑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等重大战略,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支撑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筑先发优势,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形成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1]。

冶金工程作为传统工科专业,为我国冶金行业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目前冶金工程等工科专业学生知识储备、能力结构、综合素养无法适应产业的技术变革和企业的转型发展。新工科建设的提出倒逼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思路、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培养手段的转变与改革。在该背景下,加强冶金类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提高冶金类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冶金类工程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目标,以江西理工大学为例,从布局新工科专业、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多方协同育人三个方面介绍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学科新工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服务战略性产业,布局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复旦共识指出,新工科建设在专业设置与布局方面有两个途径。一是在现有的工科专业基础上,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更新培养目标,转变培养思路,改进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手段;二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新型技术产业,提前布局新型工科专业,为新型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无论是第一种途径还是第二种途径,建设的工科专业由于与传统工科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思路、培养方案和培养手段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可以把这些工科专业统称为“新型”工科专业。新工科的建设目标是培养能适应行业改造、升级,适应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新型工科人才。因此,高校在布局新工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工科专业要密切联系对接行业、产业,认清相关行业和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提前设计好新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随着相关产业和行业朝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工厂、大数据等方向发展,传统工科专业要与这些方向交叉融合,以适应未来行业和产业的发展。然而,专业的设置不能过细,要合理整合部分学科专业,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好地满足行业和产业的人才需求。其次,在基于传统工科专业发展新型工科专业的过程中,要保持传统工科专业的特色及其与相关行业密切联系的优势。特色是专业建设的灵魂,特色专业培养的学生在相关行业中的认可度更高,保持专业特色是保持专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三,新工科建设的重点需要重视行业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当前,技术和行业都日新月异,行业性工科专业的建设不能一成不变,需要聚焦本行业及产业的紧缺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及时转变培养思路和培养方案,实现新工科建设与行业变革匹配[2]。

江西理工大学是久负盛名的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属于典型的行业性高校。根据新工科建设共识,传统冶金工科专业既要保留传统工科专业的发展特色,又要密切关注行业的紧缺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学科特点、行业现状和国家战略产业布局,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学科于2017年成功申报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计划开设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开设新能源专业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和传统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国内外都在抢抓机遇,集多方力量发展与新能源相关的技术和产业。新能源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培养面向新能源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各高校纷纷申报新能源专业。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南大学等11所大学成为首批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

借鉴中南大学依托冶金学科开设新能源专业,江西理工大学已获批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基于本学科在催化化学、电化学、稀土磁性材料、材料制备等方向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本学科可开设化学电源、太阳能利用基础、锂离子电池、电容器、磁性材料及风能发电、燃料电池、电化学等新能源基础和专业课程。培养的新能源专业人才今后可以在电池行业、风能发电装备行业、光伏行业、汽车行业等从事生产、设计、研发、管理等工作,为我国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文章来源:《冶金与材料》 网址: http://www.yjyclzz.cn/qikandaodu/2020/0801/433.html



上一篇: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区域性孕育
下一篇:特色栏目的特色之路——以《东北大学学报》“

冶金与材料投稿 | 冶金与材料编辑部| 冶金与材料版面费 | 冶金与材料论文发表 | 冶金与材料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冶金与材料》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